在家突发脑梗,黄金5分钟自救法,你真的掌握了吗?
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3:22    点击次数:146
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;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。

脑梗这种事,真不是“老年人才会得”的事。现在三十多岁突然倒下的例子也不少,朋友圈里的“猝然离世”,其实很多就是脑血管问题。关键是,它来得特别快,常常连个招呼都不打。

图片

但真要是家里有人突然脸歪嘴斜、说话含糊、胳膊抬不起来,你知道接下来五分钟该干嘛吗?这五分钟能决定一个人的是非成败、生死走向。

很多人以为脑梗只能靠医生,其实抢救的起点就在你自己手里。错过这前五分钟,后面再好的治疗,也可能是“事倍功半”。

问题来了:当脑梗突然袭来,一个人在家,能不能自救,怎么救,救到什么程度?

别等医生到了才后悔当时没做点什么。我们从现在开始,把这事讲清楚。

图片

脑梗,说白了就是“一块地方没血了”。血管堵了,脑子那块地方就缺氧,神经细胞一旦坏死就没法复活。每一分钟,脑子里就可能死去190万个神经元。

但并不等于你一点办法都没有。黄金时间是发病后三小时,但前五分钟是你能动手的时间。这五分钟不是给你慌的,是做事用的。

首先,最重要的一点:人不能躺下!

很多人出于“要躺着休息”的本能,平躺下来,这是错的。躺平可能加重颅内压。正确做法是:坐着,头略微前倾,别后仰,也别低头。这样可以减轻颅压,保持呼吸顺畅。

图片

很多人会说,中风了还能坐得起来吗?其实轻型脑梗初期症状是可以动的,只是嘴歪、手抬不起来,意识还清醒。这个时候你得争分夺秒。

接下来一个关键动作是——嚼服阿司匹林。

是的,阿司匹林(学名:乙酰水杨酸)不是心脏病专属。它能阻止血小板聚集,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。如果你身边没有医生,但有阿司匹林,立马嚼服300毫克,不要吞!嚼着吸收得快!

当然,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用。如果你有胃出血史、出血性疾病,这一步要慎重。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阿司匹林是那种“可能有用但没大害”的药,关键时刻必须考虑它。

图片

然后,别乱吃别的药。脑梗不是高血压发作,降压药这个时候别碰。血压高点反而能让残留的血液供应脑部,让脑组织不至于完全坏死。

很多人一看血压180就慌了,其实急性期血压180/100都不算太高。硬降反而可能降低灌注,脑子更缺血。

再说一句关键话:别想着硬撑。

有人怕麻烦、怕送医,觉得“再等等就好了”,结果错过溶栓时间。溶栓治疗的黄金时间是发病三小时内,越早越好。五分钟内叫120不是夸张,是必须。

图片

但叫救护车时别只说“人不舒服”,要直接告诉对方:“疑似脑梗!”这样调度中心才能优先派出带溶栓药品和卒中绿色通道的车辆。

如果你是家属遇到这种情况,千万别乱搬人。除非环境危险(比如厨房、浴室),否则就地处理。搬动可能让堵塞的血栓更松动,导致更大面积梗死。

还有一个“冷知识”:别给喝水!

很多人看人不舒服第一反应就是“喝点水”。但如果已经出现吞咽障碍,水可能呛到气管,引发吸入性肺炎,这比中风还致命。

图片

这个时候,嘴巴干,就用湿棉签擦擦嘴唇就行了。别灌水!

当然,有人会说,我怎么知道是不是脑梗?万一是别的病呢?

其实你可以快速判断,一个口诀就能记住:言语不清,嘴巴歪斜,胳膊无力,赶紧送医。

这不是随便编的,这是全球卒中联盟推荐的方法,叫FAST原则:

F(Face):叫他笑一下,看嘴歪不歪;A(Arms):抬两只手,看能不能平举;S(Speech):说句话,能不能清楚;T(Time):立刻打120!

图片

这方法简单粗暴,但非常实用。很多脑梗患者能被及时发现,靠的就是这个口诀。

说起来,很多人担心的不是自救,而是“我怎么知道我是不是高危人群”。其实脑梗的高危群体很好判断:三高人群+吸烟+久坐+熬夜+脂肪肝+颈椎不好+家族史。你只要中了两个,就得提高警惕。

尤其是长期高血压又不规律吃药的人,是脑梗的“头号候选”。脑血管被高压冲刷久了,血管壁被磨薄,一点小斑块堵上,就可能出事。

还有一点特别容易被忽略:天冷的时候,脑梗发病率高出平时两倍以上。因为寒冷会让血管收缩、血流变慢,血小板更容易聚集。

图片

所以冬天的清晨,是脑梗的“高发魔时段”。一起床,突然站立、猛吸冷空气、用力排便,都是诱因。

如果你是高危人群,建议你家里常备:阿司匹林、硝酸甘油、速效救心丸、血压计、血糖仪。不是要你乱吃药,而是关键时刻能帮你判断情况。

举个例子,如果你突然头晕、恶心、出冷汗,测个血压发现180/110,血糖也高,很可能就是脑梗先兆。这时就可以立刻采取坐姿、含服阿司匹林、拨打120。这些动作,看似简单,却可能救命。

当然,最理想的情况,是我们从根本上降低脑梗的发生概率。这就得靠日常的点滴积累。

图片

别老盯着血压,血脂、同型半胱氨酸、血糖、颈动脉斑块都要关注。有条件的,定期做个颈动脉彩超、脑血流图,看看血管通不通。

饮食上,别听“多吃素”的片面说法,关键是少吃高油高盐。多吃点富含ω-3脂肪酸的食物,比如亚麻籽、深海鱼,对血管很有好处。

还有人问,喝点红酒是不是保护血管?答案是:别幻想了,酒精不管红白,都是风险因素。就算有点“扩张血管”的作用,也抵不过它对肝脏和神经的伤害。

说到底,脑梗不是某一个瞬间的灾难,而是日积月累的“血管债”。

图片

可一旦它真的来了,你有没有把握好这五分钟,可能决定你这一生的走向。

记住,那五分钟,不是等医生,而是你出手的时间。

参考文献:

[1]刘红玲, 张建伟, 吴晓峰.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识别与处理策略研究[J]. 中国卒中杂志, 2024, 19(04): 210-215.

[2]王强, 李志勇, 陈丹. 阿司匹林在脑梗急性期自救中的作用探讨[J].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, 2023, 36(12): 987-991.

[3]张玉英, 刘畅, 周婧. 卒中患者院前自救行为的现状与干预策略[J].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, 2025, 41(07): 512-516.

免责声明.mp30:18来自郑医师健康科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